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

作者:未知来源:诗文网网址:www.52shiwen.com发布时间:1634193292
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。 山水,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性格。 有一些词,你一听就知道它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 但要具体说是一种怎样的联系, 绝大部分人只能暧昧地化作三个字——不好说, 「山水」就是其中之一。 孔子早在千年前说过,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, 每个国家都有山有水,可是只有中国, 山水融入了我们的性格,成为了我们的境界。 读懂多少山和水,就读懂了多少中国。 这次,就与我们一起,阅尽高山。 我见青山多妩媚—— 一山一水,一天一地,一阴一阳, 中国在其中静静酝酿。 我们说“天人合一”,其实就是浸润在山水之间,感受天地的精神, 而大山,往往成为我们精神的依归。 古时士人功成身退,就是隐寂于山林, 现代人总以为是归隐是失意的象征, 事实上,这反而是士人的最高追求—— 在与自然的共处中,寻得最高的自由。 辛弃疾老年时写词,平生一事无成,什么能让他欢喜? 也只有眼前的青山而已,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 李白写诗,也有“相看两不厌,唯有敬亭山”的名句。 山与人,成为了彼此的知音。 登泰山而小天下——一次,子张问孔子:“仁者何乐于山也?” 孔子答,山“通乎天地之间,阴阳和合, 雨露之泽,万物以成,百姓以飨。” 天地万物,黎民百姓, 就在这里耕田,读书,采菊东篱,戴月荷锄。这是仁者的包容。 孟子曾总结,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, 孔子一生爱好名山,登高而望远,“小天下”而能胸怀天下。 这是仁者的境界。 孔子晚年依然处处碰壁,他怅然曰:“泰山要崩塌了吗! 梁柱要毁坏了吗!哲人要凋零了吗!”不久,他就去世了, 泰山是孔子一生的仰望,泰山亦是孔子信仰的象征。 人生,就在山与水之间 如今,山水更像是我们的一种乡愁,一种回不去的寄望。 但我们的人生,始终烙印在山水之间。 水边给人喜悦,山地给人安慰。 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,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。 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, 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。 我们年轻时可以观海弄潮、择流而居, 到了老年有了静定心态,则不妨在山地落脚。 从结果来说,山包容着水, 因此我们从水中体味的智慧,也是仁者的智慧。 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, 等到世事看尽,我们仍要向山而归。 东岳泰山 , 五岳之首,秦始皇封禅于此, 古人云“泰山安,天下皆安” 《望岳》 【唐】杜甫 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 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 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南岳衡山 , 五岳独秀,衡,意为维持天地间的平衡。 《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》 【唐】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,下看南极老人星。 回飚吹散五峰雪,往往飞花落洞庭。 西岳华山 , 华夏之根, 险峻,“自古华山一条路”,登临犹比登天难。 《咏华山》 【宋】寇准 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。 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 北岳恒山, 边关要塞,古城烽烟,兵家必争之地。 《登恒山》 【明】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,尤见此山尊。 八水皆南汇,群峰尽北蹲。 仙台临日迥,风窟护云屯。 剩有搜奇兴,空怜前路昏。 中岳嵩山, 天地之中,儒释道荟萃,天地人生辉。 《归嵩山作》 【唐】王维 清川带长薄,车马去闲闲。 流水如有意,暮禽相与还。 荒城临古渡,落日满秋山。 迢递嵩高下,归来且闭关。
标签:
猜你喜欢
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,文雅又幽默

未知

对联形式短小,文辞精炼,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。 对联又称楹联,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,今天小编总结八幅

30部国学名著,30句至理名言,句句走心

未知

1.《尚书》 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 以戏弄他人为乐,是道德败坏的表现。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会丧失斗

那一年,70岁的李清照,被15岁的小丫头diss

未知

温乎曰: 正确的选择,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。 哪怕是留有遗憾, 也不后悔。 1 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