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生人才多 杜甫、柳永皆落榜

作者:未知来源:诗文网网址:www.52shiwen.com发布时间:1634194525
在中国历史上,科举考试自隋朝始至清朝终,这个古代的“高考”更是令人纠结,多有失意者。   这些失意者大致分两类,禁考和落榜。禁考即被剥夺了考试资格,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。据说,被禁考的李白,出身颇有些不清楚,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 ;再者,李白的父亲是商人,且涉嫌不法。按唐朝律令,罪犯 和商人的后代,绝对不能参加“高考”,李白也不能幸免。这种禁考令将很多人才拒之门外,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李贺,因其父名晋肃,“晋”与“进”同音,于是李贺为避父名讳不举进士,即不能参加“高考”。这件事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,年轻的李贺由此郁郁寡欢,26岁就故去了。   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,“高考”的命运则与二李不同,二李是不许考,杜甫是没考上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杜没有才学,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”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虽说也有不少文学家出自科举考场,但那毕竟是为朝廷培养官员的地方。   也有一次考不上继续N次参考的落榜生。唐诗人张继便是如此,那首流传千古的《枫桥夜泊》,就是在落榜之后写成。这似乎是一种反作用力,后来张继终于考上进士,算是范进中举的一个“正能量”版本。   在落榜生里,杰出人才比比皆是,除了李白、杜甫、李贺之外,像贾岛(屡举进士不第)、柳永,写小说的冯梦龙、蒲松龄、吴敬梓等等,都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。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是落榜生,他曾三次赴考,均失意而归,于是他放弃科举做官之念,笃志学医,完成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药物学巨着《本草纲目》。还有些落榜生,别看考试成绩不佳,却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。   古代的“高考”已经废除了很多年,现代的高考仍将继续。有高考就有落榜生,就有失意者。(作者:王爱英)
标签:
猜你喜欢
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,文雅又幽默

未知

对联形式短小,文辞精炼,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。 对联又称楹联,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,今天小编总结八幅

30部国学名著,30句至理名言,句句走心

未知

1.《尚书》 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 以戏弄他人为乐,是道德败坏的表现。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会丧失斗

那一年,70岁的李清照,被15岁的小丫头diss

未知

温乎曰: 正确的选择,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。 哪怕是留有遗憾, 也不后悔。 1 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