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又称“女儿节”

作者:未知来源:诗文网网址:www.52shiwen.com发布时间:1634194828
民俗专家称,古代女儿出嫁,长住丈夫家,难得见到自己父母。端午节是她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,因此,人们把端午日称为“女儿节”。  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介绍,现代苏州、湖北、成都等地,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习俗:端午节妇女要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回娘家,称为“躲午”,就是让孩子躲过端午节的邪气。   明代沈榜《宛署杂记》记载当时的北京习俗:自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,人们把自己的小姑娘打扮得尽态极妍。已出嫁的女儿也都在这期间归宁。   在山西南部、陕西等地,已出嫁的女儿端午要带礼物回娘家,娘家设宴款待。临行前,娘家要赠送扇子、端午常吃的粽子等食物。   按照民间习俗,端午节这一天,媳妇们都要回娘家过节,这种风俗被称作“躲端午”。   躲端午   躲端午是端午节习俗,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。简称“躲午”,亦称“躲端五”。俗以五月、五月五日为恶月、恶日,诸事多需避忌,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。此俗宋代似已形成,陆游《丰岁》诗有“羊腔酒担争迎妇,遣鼓龙船共赛神”之句。《嘉靖隆庆志》亦记云:“已嫁之女召还过节”。又,《滦州志》:“女之新嫁者,于是月俱迎以归,谓之‘躲端午’”。
标签:
猜你喜欢
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,文雅又幽默

未知

对联形式短小,文辞精炼,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。 对联又称楹联,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,今天小编总结八幅

30部国学名著,30句至理名言,句句走心

未知

1.《尚书》 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 以戏弄他人为乐,是道德败坏的表现。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会丧失斗

那一年,70岁的李清照,被15岁的小丫头diss

未知

温乎曰: 正确的选择,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。 哪怕是留有遗憾, 也不后悔。 1 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