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自祭品的中秋月饼

作者:未知来源:诗文网发布时间:2021-10-14
其实,与其说月饼是“中秋食品”,不如说它首先应该是“中秋祭品”。与当下国人的认识截然不同的是,月饼首先不是给“人”吃的,它首先是给“月神”吃的——月饼是奉祀月神的祭品。人必须在月神“享用”祭品之后才能吃,神主享用后,祭者以“馂”的环节结束整个祭祀礼仪,从祭月到分食月饼,是汉民族祭祀礼俗的完整环节。   所谓“馂”,也叫“分胙”,是指参加祭祀的人在神主(自然神或祖先等)享用祭品后分食祭品的过程。华夏先民认为,神主享用祭品后,便把福祉寄寓在祭品中,参祭的人分食祭品,便可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。祭祀月神也是如此,人们以月饼、西瓜、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,在月神“享用”后人们再分切月饼,按照长幼之序分食,如此,地上的人以诚以敬奉祀月神,而月神则慷慨地赐福人间。月神“吃”过的月饼,是已经带有神性的祭品。我们吃月饼的过程,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,一方面履行了华夏传统的祭祀文化。  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“诚”与“敬”,月神并不要求多么丰富和豪华的食品敬献,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。《谷梁传·成公十七年》说,“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”《左传》说,“涧谿沼沚之毛,苹蘩蕴藻之菜。可荐於鬼神,可羞於王公”。《礼运》郑玄注:“物虽质略,有齐敬之心,则可以荐羞於鬼神,鬼神飨德不飨味也。”朱子在《家礼》中说,“凡祭,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。”
标签:
猜你喜欢
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,文雅又幽默

未知

对联形式短小,文辞精炼,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。 对联又称楹联,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,今天小编总结八幅

30部国学名著,30句至理名言,句句走心

未知

1.《尚书》 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 以戏弄他人为乐,是道德败坏的表现。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会丧失斗

那一年,70岁的李清照,被15岁的小丫头diss

未知

温乎曰: 正确的选择,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。 哪怕是留有遗憾, 也不后悔。 1 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